栏目:股票配资平台 作者:股票配资平台 更新:2025-06-21 阅读:16
<{股票配资平台}>财务舞弊、主营空心化,*ST烯碳多重暴击下全面崩盘{股票配资平台}>
?财务舞弊亏损连年、主营空心化优质资产尽“丧”关联交易,谎言营造热门概念留给市场一地鸡毛……半年内被中国证监会和辽宁证监局双重处罚、内外交困陷入全面崩坍的*ST烯碳,终于用20多年走完了从风光上市到离退市一步之遥的空壳化“长征”,成为吞噬上十万股民梦想的财富粉碎机!
“管辖权异议”故伎再施,多重暴击下全面崩盘
近日,原定开庭的投资者诉烯碳新材(*ST烯碳,)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又横生枝节,代理本案原告受损投资者的财源在线律师团队本已踌躇满志做足充分准备,突然法院告知*ST烯碳提起管辖权异议开庭延后。很明显,被告公司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而似曾相识的一幕早已在欣泰电气、*ST大控等一批东北区域的上市公司民事索赔案中反复上演。
财源在线CEO徐财源指出,“管辖权异议”这一陈年老梗被东北涉案上市公司运用得淋漓尽致并屡屡奏效,与当地法院的一再纵容不无关系。法律规定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在上市公司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立案,这原本毫无异议,但当地上市公司却总要故意提起异议能拖先拖,甚至被驳回后又针对驳回再向当地高院提起上诉,再驳回估计已拖过了半年以上的时间了。而当地法院原本可以直接驳回,但却总是给足被告时间,在审理限期快到时才下达驳回裁定,从法律程序上看确实没有问题,但这样的纵容不利于法制建设,更不利于及时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这种有违法理的不正常现象可以休矣!
2017年12月,*ST烯碳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信息披露违法,公司及相关当事人被罚。经查明,*ST烯碳2015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不实,2015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虚增资产1795.24万元,少计负债172.5万元;合并利润表虚减费用1967.74万元,虚增净利润1967.74万元,占公司2016年4月披露的2015年净利润的868%。另一方面,*ST烯碳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对外投资、控股子公司重大对外借款等重大事项。
时隔仅半年,2018年5月4日晚间,*ST烯碳再度公告于4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辽宁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及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违反了《证券法》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公司多名当事人未勤勉尽责,需对公司上述发生行为承担责任。决定对*ST烯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万元罚款;对12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5万元罚款。
如果说行政处罚只是毛毛雨,那开除“球籍”算得上是灭顶之灾了。由于该公司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而担任公司 2017 年度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又向公司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类型的年度审计报告,根据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票可能终止上市;加上民事索赔的司法启动,无疑宣告了*ST烯碳已陷入全面崩盘!
关联交易、市场操纵“双绝杀”,16万股民沦为“陪葬”
*ST烯碳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悬崖边的?回到五年前,时名“银基发展“的这家公司着手实施从房地产业转向烯碳新材料产业的战略转型,于2013年年8月17日发布了《参股子公司银基发展(上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与鸡东奥宇烯碳石墨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进行置换的公告》,用持有的银基发展(上海)公司40%股权,与鑫宇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所持的鸡东奥宇烯碳石墨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等值置换,作价32289.28万元。这桩交易事后被媒体质疑“背后是一场转移优质资产、置入空壳资产的资本运作大戏”,最终“摘桃”的受让方“上海展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被扒出与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大股东沈阳银基集团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交易过程是否存在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的问题被交易所关注并问询。
另一方面,尽管所谓的合作徒具其表并无实际落地,但这并不妨碍银基发展就此披上石墨烯概念的光环,甚至此后在石墨烯研发及应用方面毫无科研建树和产品落地的条件下,上市公司还是于2014年1月将股票更名为“烯碳新材”,并一度成为石墨烯概念的龙头股票,从2013年4月时的4元左右一路上涨到2015年6月最高时的16.7元,累计涨幅达3倍,而控股股东沈阳银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此期间却一路减持,持股比例由2012年末的22.08%下降到2015年末的11.27%,甚至因减持超过5%比例未及时信披而被证监会行政处罚,大股东对所谓主业转型的不看好态度已昭然若揭。
事实上,在A股市场,许多崩溃并濒临退市的公司背后,都有多宗事后来看显失公平的所谓资本运作,常伴有打法律擦边球的行为,甚至不惜采取违规违法的操作手段铤而走险,将上市公司原有优质资产套取出来、将垃圾资产高价置入上市公司,关联方从中获取巨额利益;二级市场中再利用股民投机博傻心理,翻云覆雨上下其手大玩击鼓传花烯碳新材卖壳最新消息,最后高位派发留散户“站岗”,市场一地鸡毛。新材料光环散尽,烯碳新材的股价也跌入深渊。至2017年4月28日停牌前,*ST烯碳股价以跌停报收5.27元,为三年来的次低价,总市值较高点缩水100多亿,16万股民财富梦碎。
“拖字诀”难成救命稻草,巨额民事赔偿责任难逃
根据《证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规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及利息损失)。*ST稀碳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问题导致股票长期停牌,致使股民丧失交易机会,使得投资者不仅产生股价下跌的损失,还有资金时间成本的损失。停牌前公司还是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烯碳新材),但是在突然停牌至复牌前被带帽*ST并被取消两融资格,导致8亿余元的融资融券投资人承受巨大压力。
财源在线律师团队指出,*ST烯碳多次虚假陈述,造成投资者损失,严重侵犯了投资者合法权益,唯有提起民事索赔诉讼,才有可能挽回自身损失。早在2017年1月9日,该案最早一批股民诉讼索赔申请即已获沈阳中院立案庭法官受理通知。目前,已有不下数十名投资者的起诉获法院受理财务舞弊、主营空心化,*ST烯碳多重暴击下全面崩盘,诉讼索赔总金额达数百万元。另有百余位财源在线律师团队代理的投资者将陆续参加后续批次的起诉,预计总索赔金额在数千万元级别。当前,虽然*ST烯碳重拾“缓兵之计”庭审被人为延后,但由于本案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且有监管层处罚决定作为前置条件,参照以往胜诉判例,财源在线律师团队对本案结果依然保持乐观!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